近几年,我国酒店业在规模、技术水平上得到快速的提高,但过度分散的产业结构已严重限制了产业发展。由于产业利润空间狭小。绩优企业的创新、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故此,发展酒店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适度垄断来降低过度竞争成为必然趋势。
国际上,现代酒店集团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欧美国家。由希尔顿和喜来登饭店集团公司开始。我国酒店集团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1982年,香港半岛集团正式管理北京建国饭店,在中国开创了酒店集团化的管理模式。二十多年来,我国酒店集团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的创始、模仿、思索、整合过程,在数量与质量上均产生了质的飞跃。在全球酒店集团300强中,凯莱、锦江、京旅等国产集团开始榜上有名。伴随着国际酒店集团的进入与发展而逐渐发展壮大,我国形成了包括拥有并管理酒店、特许经营、管理合同、租赁、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的本土化酒店集团。
第一节 酒店集团财务管理的特征与体制
一、酒店集团的含义及特征
(一)酒店集团的含义
企业集团这一概念是在二战后,首先在日本提出并推广流行。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企业集团的界定随着人们对企业集团的认识在不断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以一个实力(资本、资产、产品、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网络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将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它是在经济上统一控制、法律上各自独立的企业联合体。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的建立来规范企业集团间的关系和内涵。
企业集团组建与管理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集团的资源一体化整合优势与协同管理优势,实现整体资源配置的秩序化与高效率性,以期确立并不断拓展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这也是甄别形式上的企业集团与本质上的企业集团的基本标准。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酒店业经历了由单体经营向集团化经营的转化。中国的酒店业在规模、技术水平上得到快速的提高,但过度分散的产业结构已严重限制了产业的发展,由于产业利润空间狭小,绩优企业的创新、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故此,发展酒店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适度垄断来降低过度竞争成为必然趋势。
酒店集团是指在酒店业高度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母公司为主体,通过资本关系和经营协作关系等方式,由众多酒店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酒店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在统一管理方式、统一广告宣传、统一销售网络、统一人力资源配置、统一采购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我国酒店集团(管理公司)已达100多家,连锁管理酒店700余家。其中,已有8家酒店集团(管理公司)的连锁规模可以进入全球酒店集团300强的行列。
酒店集团形成的根本源自市场与企业彼此间的替代机制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交易内部化”效应,源自于为抵御日益增强的竞争风险而不得不谋求资源一体化整合的规模效应、组织结构重整的管理协同效应、信息共享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更大的整体竞争优势。酒店集团化经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规模经营聚合资源优势,来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品牌延伸、产品线延伸及多角化经营,来实现范围经济;通过产品服务标准化及管理模式的重复使用,来获得经营曲线效益;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酒店交易 成本 的降低;通过品牌忠诚建立,获得顾客终身价值,进而赢得市场优势。
(二)酒店集团的特点
酒店集团的本质特征是以母子公司关系为代表的控股制,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股份制经济日益成熟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酒店集团内部有着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统一协调的生产经营决策体系,其中,母公司是酒店集团战略管理的指挥中心。
1.以产权关系为纽带,以母公司为主体。酒店集团的母子公司以股权、产权为纽带,以母公司为主体,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维持酒店集团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链条是资本及其所体现的产权关系。
2.由多个独立法人组成。酒店集团本身不是法人,也不具备法人资格以及相应的民事权,而是由多个法人构成的企业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除分公司外,子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同母公司一样,均具独立的法人资格及相应的民事权利。分公司与管理事业部不是法人,作为母公司直属的管理部门和组织存在的。酒店集团本身也不是一个法人。
3.具有层级组织性。酒店集团具有金字塔式的控制分层的组织结构,按产权关系划分为集团公司、控股层企业、参股层企业和协作型企业四层。其中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是酒店集团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
(三)酒店集团化的经营运作方式
由分散走向集中,是任何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的酒店行业也不例外。但是,中国酒店集团生成的过程往往不是源于市场的自然选择,而是依赖甚至屈从于行政的捏合和强制。由此,许多中国酒店集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就是管理的不规范、母公司与子公司等成员企业间契约关系的非完整性以及彼此对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结构缺乏共同的认知等。
目前,我国酒店集团的运作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以模仿外国”酒店联合体”模式为主的酒店集团。如北京饭店集团、友谊旅游饭店集团、中国饭店联谊集团等。这类酒店集团是各成员之间的松散联合,在不改变所有权、管理权、品牌名称的基础上,相互介绍客源,交流经验,促销品牌。
2.模仿外国”投资管理”模式为主的酒店集团。如中旅饭店管理公司、凯莱国际酒店有限公司、中远酒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的东方 酒店管理 有限公司。这类酒店集团大多是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等资本联结方式对下属酒店进行集团化管理的。
3.以模仿外国”委托管理”模式为主的酒店管理公司。如上海锦江集团创建的锦江饭店管理公司、广州的白天鹅饭店管理公司和南京的金陵(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等。这类酒店管理公司主要是通过管理合同的方式接管国内的单体酒店,并组成管理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酒店集团。
二、酒店集团财务管理的特征
财务管理是酒店集团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酒店集团 财务管理制度 ,是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力保障。
由于酒店集团是一个以某一主体为核心的,多个经营单位组成的企业联合体,这就决定了酒店集团的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的单一组织的财务管理。其特殊性表现在酒店集团财务管理在主体、目的、客体、方式及环境等五方面。这种财务特征源于其组织结构的多级法人制。基于酒店集团组织结构背景,以总部为主导的酒店集团在财务管理主体、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客体、财务管理方式等方面体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一)酒店集团财务管理主体及其特征
由于集团的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其他成员,除了分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因此,它们都具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和理财自主权。这种法人权利与地位的独立性,决定了酒店集团的财务管理主体不可能只有一个,而是由包括母公司在内的若干不同阶层的成员企业构成的一个多层级复合结构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子公司等各成员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地位的确认,并非意味着它们就可以脱离母公司的核心领导而完全依照自身偏好进行理财。
(二)酒店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及其特征
在财务管理目标上,酒店集团呈现为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对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在战略上的统合性。
酒店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这种特点源于其财务主体的多级复合结构。每个成员企业法人权利地位及其理财主体的彼此独立性,使得各成员企业在经营理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滋生谋求自身局部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另外,遵循集团组建的宗旨,即谋求一体化整合效应与管理协同效应,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总部势必要通过一体化的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规范各成员企业的理财行为,协调相互间的矛盾冲突,消除成员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逆向选择问题,制约并引导各成员企业的理财行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能够沿着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轨道高效、协调、秩序化运行,最终使得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与集团整体财务目标之间形成一种依存互动机制。
因此,酒店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在遵循市场价值最大化共性原则的同时,又要求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对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在战略上的统合性。
(三)酒店集团财务管理客体及其特征
酒店集团财务管理客体也叫财务管理对象。一般意义而言,财务管理的基本对象通常都限定于资金或价值运动范畴。酒店集团的财务管理对象也是如此,体现为多级理财主体各自资金运动系统的一体化复合结构特征。
(四)酒店集团财务管理方式及其特征
酒店集团在财务管理方式上,实行严格的全面预算制度管理方式。这体现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酒店集团管理日趋科学化的标志及其发展趋势。
面对多层级的利益主体、复杂的财务管理对象与瞬息万变、日渐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成员企业经营理财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体化的财务战略和财务资源的整合重组,实现并不断强化市场的竞争优势,推动资金运动的持续高效率性,成为集团总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为了完成上述目的,酒店集团以全面预算制度作为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