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说话不要恶语伤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渴望的“评价”,希望别人能了解,并给予赞美。身为领导者,应适时地给予鼓励、慰勉,认可褒扬下属的某些能力。当下属不能愉快的接受某项工作任务之时,领导会说“当然我知道你很忙,抽不开身,但这事只有你去解决,我对其他人没有把握,思前想后,觉得你才是最佳人选。”这样一来使对方无法拒绝,巧妙地使对方的“不”变成“是”。这一劝说技巧主要在于对对方某些固有的优点给予适度的褒奖,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工作任务。对于下级工作中出现的不足或者是失误,特别要注意,不要直言训斥,要同你的下级共同分析失误的根本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并鼓励他一定会做得很好。要知道斥责会使下属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很难平复,对以后的工作会带来隐患。

  不重视沟通,这是企业管理人员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尤其是在中国企业中。着名员工管理培训专家认为,企业管理人员,之所以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他们受儒家文化的等级观念影响太深,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能有太多的平等,没有必要告之被管理者做事的理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没有充分有效的沟通,下属员工,不知道做事的意义,也不明白做事的价值,因而做事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高,创造性也就无法发挥出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所以他也就不敢在做事的方式上进行创新,做事墨守陈规,按习惯行事,必然效益低下。

  沟通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着名员工管理培训专家表示,沟通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成本。没有沟通的效率,就没有企业运营的效率。没有沟通的质量就没有企业运营的质量。没有良好的沟通,企业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良好的沟通,企业也没有战斗力。因此,提高每个员工的沟通能力,尤其是管理者的沟通能力,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英国作家托马斯·富勒曾说:“失足引起的伤痛,很快就可以恢复。然而,失言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却可能使你终生遗憾。”咱们中国也有句老话:“饭可以随便吃,话不可以随便说。”在职场上,下属在与领导者相处中,总是十分小心谨慎,生怕祸从口出。同样,作为领导干部,一番得体的话或寒心的话,直接关系到他能否赢得下属的尊重和信任。但是,有的领导讲话不注意修养,常常口不择言、恶语伤人,最终导致下属滋生抱怨情绪或者反目成仇。

  中国古代有所谓“逆鳞”的说法,意思是倒生的鳞片。传说在龙的咽喉下方约摸一尺的部位,长着几片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片是逆向生长的,万一不小心触摸到这些逆鳞,必定会被暴怒的龙吞噬。至于其他部位,不论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有关系,只有这几片逆鳞,无论如何也触摸不得,即使轻轻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俗话说:“当着矮子不说矬。”在职场上,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员,每个人身上都有几片“逆鳞”,唯有小心观察,不触及对方的“逆鳞”,才能处理好职场的人际关系。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有意去触及下属的痛处,自然会伤及下属的尊严,让下属心寒,以致和领导者分道扬镳。

  在一家大型钢铁集团,有个领导整天板着脸,看谁都不顺眼,见谁训谁。有一次,他安排下去的工作,期限到了,却仍未见下属来回报。这个领导者便怒气冲冲地召集中层干部开会,在会上,他劈头盖脸地训斥道:“你们是怎么工作的,难道拿我说的话当放屁?我警告你们,要是哪个敢不听我的话,我就先摔破他的饭碗,再断了他的财路,看谁还敢不服。”十几个下属大眼瞪小眼,其中有几个下属已经做好了工作,正准备向这位领导者汇报,但没想到他说出这一番绝情的话,便一个个敢怒不敢言了。

  领导者为了镇住下属,毫不顾忌下属的情绪,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训斥下属,说出一番绝情的话,寒了众人的心,是大大的失策。作为领导干部,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正话反说、严肃的话幽默着说、批评的话针对事不针对人换个角度说等,尽量让自己的谈话走进下属的心里,以取得“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的效果。

  有一次,那个大型钢铁集团的电工在处理电器线路时,遇到了技术上的问题,结果比原计划迟了十分钟才修好,惹得那个领导很不高兴,对着辛辛苦苦、加班加点连续工作了近十三个小时的电工大声吼道:“你们都是一群猪,只知道拿钱不会干活的猪!为了惩罚你们的失误,我要让你们电工组全体人员和钳工组集体对换。”

  隔行如隔山,电工和钳工是两个专业性很强的工种,让他们对换,简直是胡闹。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生产,而且还会使企业陷入瘫痪状态,直至关门倒闭。面对这样近似荒唐的做法,几个副职和电工、钳工班的班长,希望那个领导收回成命,结果吃了闭门羹:“难道我一个堂堂的领导,说话就不算数了吗?难道你们不把我放在眼里,想造反吗?不想干,都给老子滚蛋。”

  在提倡人文关怀、科学管理的今天,这个领导如此讲话,真是让人心寒。如果那个领导者依旧以霸王式的口气与下属谈话,势必会招致一部分人反水,就算不“众叛亲离”,领导者经常说出令下属心寒的话,也会导致领导者与下属离心离德。

 有家杂志社的主编,因为杂志社是自己一手创办的,在与下属交流时,不管是对待年轻人,还是对待年长者,常常显露出“家长式”“帝王式”的话语风格。有一次,这个主编给编辑部主任打电话:“小沈,你来一趟!”说完,啪一声挂断了电话。编辑部沈主任见此情景,不由得心惊胆战,以为灾难降临,但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主编室。

  “这个月你们月末版的发行量怎么这么差?你看看上半月刊,经我调整办刊思路后,发行量稳中有升。我给你开这么高的工资,是让你在这里吃闲饭、瞎胡闹吗?你所做的一切,对得起这份工资吗?能干就好好给我干,不能干干脆走人。你自己瞧瞧,你们编的都是一些什么破稿子!”还没等沈主任开口,坐在老板椅上的主编就连珠炮般地狂轰滥炸,接着便将一沓厚厚的稿子摔到了沈主任面前。

  “主编,我……我有一些想法……”沈主任本想趁这个机会与主编正面交流交流,谈一谈月末版如何面向读者准确定位的问题。“你别说了,回去好好反省吧。我再给你一次机会,要是下个月你们的刊物还不能提高发行量,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你就等着扣年终奖吧!好了,你出去吧。”主编不耐烦地摆摆手,示意欲言又止的沈主任出去。

  满腹委屈的沈主任无奈地走出主编室,想到主编那咄咄逼人的架势,心里就窝火得厉害。自己从月末版创刊到现在一直心系杂志,深入读者搞评刊、调查,征求意见,为的就是使刊物能够更加贴近目标读者,提高杂志发行量。几年来,这本月末版刊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沈主任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主编却固执己见,不重实际,使得月末版在同类期刊中变得毫无特点,发行量下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是主编并不查找个人原因,而是把责任都推卸到了编辑部沈主任的身上,不引得沈主任不满才怪呢。

  上例中的主编始终没有把握好批评的尺度,而是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指手画脚、态度蛮横,不容下属解释就以纯粹的业绩量来封堵下属的口,说出的话自然让下属心寒。这种强硬的、不容辩驳的工作作风完全属于家长式“”帝王式的管理风格。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就要加强自身领导素质的开发和提高,不要以上级自居,也不要标榜自己独裁者的形象,而要走进下属内心,了解下属的想法,说出一番极有分寸,又不失领导者威信的话。

  一次,几位企业领导和政界领导参加了某电视台的一个访谈节目。在节目里,这几位领导者在主持人的要求下,纷纷说出一两句令下属心寒的话,并让台下的观众谈谈自己的感受——

  领导甲:“你是干什么吃的?”

  观众A:“在我们单位,有一个领导者几乎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口头禅,在遇到下属犯错或者工作没做好时,他总拿这句话来训斥人。每当我听到这句话,就感到十分心寒。”

  有些领导对下属只要求结果,而不愿意在过程中对下属予以指导和加以预控。所以,他们看到下属做出的结果和自己的预想相差甚远但又回天无力时,就只能大发雷霆,把所有的怨气撒在自己的下属头上。你是干什么吃的?言外之意就等于说你就是一个白吃饭啥事也干不成的窝囊废。人活一世,最怕被别人骂作窝囊废。所以,当下属听到领导对自己作出如此评价时,自尊心会受到极大伤害。

  领导乙:“干得了干,干不了走人!”

  观众B:“其实人无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有许多领导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尤其是私营企业的老板。我对这句话感同身受,我是一家企业的小经理,有时在情绪激动时,我也会跟下属说这句话,然而效果不但不理想,反而让下属听了不舒服,在背后戳我的脊梁骨。”

  官大就是贵,官小就是贱。彼得曾说:“最好的部下应该既是人才又是奴才。只是人才有用却不好使,奴才好使却没有用。”对于掌握他人前途命运和生杀大权的领导者来说,下属只是他们奴役的工具,是可以随意拿捏的玩物。高兴了可以逗你两句,不高兴了也可以踢你两脚。他们只在意自己的喜怒,而不会在乎下属的感受。这样一句“干得了干,干不了走人”,完全是一种盛气凌人、置人于死地的威胁。试想,哪个下属听了会不心寒?

  领导丙:“你比某某差远了!”

  观众C:“嘉宾的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窝里,我们领导就经常拿这句话来训斥手下的人。有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的能力还达不到另一位同事的高度,在工作中,我总是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但是听到领导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真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领导说甲比乙差远了,到底差在哪里,可能领导自己也说不清楚。最让下属感到心寒的是,往往领导举例说出的某某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甚至还可能是一个工作业绩一般的人。当下属听到自己还不如一个一般的人,他们的心理落差就会越来越大,感到自己被蔑视得毫无尊严可言了。

  在谈到沟通的技巧时,你也许会毫不在意,认为这些所谓的技巧你已经全部都掌握了。你对与别人沟通十分自信,认为这是你的强项,不需要再经过什么训练了,因为你已经这样生活了好几十年,有足够的经验了。然而,事实真的如你所想象的那样吗?想一想自己生活、工作中那些失败的沟通例子(千万别自欺欺人地说没有),你应该能够明白,沟通的行为虽然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次,但你无法保证每一次都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而说不定失败的那次沟通就毁掉了你步向成功的桥梁。你无法预料下一次的沟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因此只有具备全面的沟通素质,知道从何做起,才能使你不会轻易丢掉人脉中重要的一环。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只是由一个人来说应该如何工作、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等并不是沟通。你的雇员需要感到他们能与你进行沟通,并且他们能够提出你真正想听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直接的友好的朋友式的沟通是现代企业管理者促使员工参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但是,你确实要他们感到他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忧虑和想法来找你,而不会受到羞辱或者受到轻视。

  总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有口皆碑的职场形象,建立与下属相互信任的职场关系,在当今这个竞争十分残酷的职场,可谓十分关键。领导得到一个支持者,比树立一个对立者要困难许多。为了得到下属的支持,领导可能会殚精竭虑、谨小慎微地工作和处事,然而要与下属形同陌路,只需领导微微张口,说出让下属心寒的话,势必会引得下属不满,降低领导在下属心目中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