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酒店是个既传统又新兴的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酒店业的前景无疑会越来越广阔。但是,当与酒店同仁谈及酒店现状与未来时,大家却高兴不起来,更多的是担忧。担忧什么?不是市场,而是人才。人才问题,正在成为影响酒店发展的瓶颈。   目前酒店人才问题普遍存在三难:   一是招工难。且不说高素质人才,就连普通服务员招收都困难。曾几何时,一些青年男女以在大酒店工作为自豪,因为酒店工作环境好,接触客人层次高。而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就习惯了被人服务,当服务员伺候人,心理上首先就有一种障碍。   二是稳定难。即使进到了酒店工作,也不安心,有的甚至只是当作权宜之计,有跳槽的机会,走人没商量,造成酒店人员流动频繁。   三是骨干留住难。一些老服务员经过几年磨炼,环境适应了,技能成熟了,但却要离开了。这里既有酒店作为青春行业,对服务人员有年龄要求的原因,也有酒店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人员成长进步受限的原因。   如何解决酒店人才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一些酒店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这里着重从用人观念、管人理念、留人机制等三个方面,谈谈对酒店人才问题的思考。   一是用人观念。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酒店业,都认为酒店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由此便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用人观念,即酒店人员尤其是服务人员要青春靓丽,我认为这种观念应该转变。理论上讲,酒店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客人追求的是服务的内容与品质,而并非漂亮的脸蛋。再从实践来看,国外一些知名酒店服务人员,大多在中年以上,包括国内一些航空公司,例如南方航空公司,也都大量使用了空嫂。事实上,结过婚、生过孩子的“嫂子”,心理更成熟,思想更稳定,对工作更珍惜,更能吃苦耐劳,尤其是在房务岗位,远远优于刚刚走上社会的青年人。所以我认为,酒店招收员工,在年龄上应该具有更大的弹性,不应该拘泥于传统思维。   二是管人理念。80后、90后青年,自我意识更强。如果酒店 管理 者高高在上,完全采用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的理念施行管理,是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的。必须根据年轻人的特点,把严格要求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既要坚持 制度 标准不放松,又要在情感上多尊重、多理解、多沟通。尊重,就是管理者要把自己摆在与被管理者平等的位置,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需求、性格、爱好甚至隐私,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理解,就是管理者要多角度地换位思考,有时要站在同龄人的位置、有时要站在隔代人的位置、有时还要站在长辈人的位置上,去理解和看待80后、90后青年的心理、需求、行为。一些不大理解的东西,换个位置可能就理解了。沟通,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要多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谈心式的,也可以是辩论式的;可以是个别式的,也可以是集体式的。交流中,大家的心扉敞开了,情感顺畅了,自然相互间的要求与需求也都易于接受了。   三是留人机制。一个酒店就好比一座大厦,大厦靠的是坚实框架支撑,酒店则是要靠骨干人才支撑。有一批得力骨干人才,酒店就可以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但目前的问题是,酒店人才是有,就是留不住,积淀不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机制问题,缺乏留人和留得住人的机制,造成一方面紧缺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又大量流失。   如何才能建立和形成留人机制?我认为不妨从以下路径进行思考:   首先是合理确定骨干人才比例,即作为骨干保留人才所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一般应在25%-30%。   其次是严格把握骨干人才选留条件及程序。骨干人才选留主要针对一线服务岗位,其条件应当包括个人基本素质、酒店工作时间、基本服务技能、一贯工作表现等,程序上则要按个人申请、部门推荐、酒店考核审定等程序,确保选留下来的人员素质好,业务精,忠诚酒店,热爱本职。   再次是要给予骨干人才更加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一旦作为骨干人才选留下来,酒店就应当根据情况,给予他们明显高于一般服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从而使骨干人才确实能安下心,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