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餐馆的包间内用餐,不少餐饮企业通常会设“最低消费”,这让很多消费者很无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要求餐馆禁设“最低消费”,对节约用餐的消费者给予表扬和奖励。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也表示,餐饮行业中的“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属于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消费者有权起诉。   可在重拳之下,“最低消费”却我行我素。昨天,记者调查了上海部分餐馆发现,主打大众消费的餐厅不会设置“最低消费”,但中高档餐厅至今对包间设置人均最低餐标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餐厅为了规避风险,还将“最低消费”的规定改成了“最低消费人次”。          一位餐饮行业 经营 者解释“最低消费”依然存在的原因“是为了确保服务质量”。他说,这是一直以来的“潜规则”。这些年,餐厅生意不好,服务质量整体都在下降,而设了“最低消费”的包房往往能保证服务员的数量,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这样的说法在业内得到了认可。昨天,记者致电订餐小秘书第三方订餐平台,要求在上海市区内找寻一家10个人左右,包房不设“最低消费”的酒店用餐,接线人员告诉记者,搜寻下来,大部分酒店包房都设有100-500元的人均“最低消费”,没有“最低消费”的酒店基本预定不到。   记者致电上海王朝酒店订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酒店的小包间是不设“最低消费”的,但10个人的大包间“最低消费”要2000元。记者致电渝信川菜订餐,工作人员表示包房有的,点餐标准600元,不包括酒水饮料。   记者致电淮海路上的小桥流水,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消费不是按人数来的,包房的“最低消费”就是1500元,3个人也是1500元,10个人也是1500元,不含酒水。   虹桥路上的一家高档酒店则更改了规则,他们称:“包房没有‘最低消费’,但有消费人数要求。”这家酒店负责人解释说:“有人数就会增加点菜量,增加消费额。只要不是恶搞,几个人只点一份点心的事情估计很少吧。”这位负责人坦言,一般来酒店消费的客人都已经做好了花钱的准备,特别是到包间吃饭,消费通常都不低。多年来,消费者一直呼吁取消“最低消费”,顽疾却迟迟无法根治,更深层次的原因恰恰是“有市场”。   一位在上海本市某高档餐厅工作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平日里预订包房的,很多是应酬消费,他们并不在乎“最低消费”。往往开一瓶高档红酒或者每人点一份海参就“达标”了,最后的账单远超“最低消费”。相比之下,普通家庭预订的包房,最后的账单常常就在“最低消费”之上一点点,一看就知道是凑出来的。   “最低消费”的存在反映了某些公款应酬的存在。一些商务客认为,在高档餐厅宴请是档次的体现,进包房吃饭是尊重对方的象征,让被宴请者有面子、有派头,实质上,这不仅浪费社会资源,更助长了虚荣心和攀比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