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异地,想不想尝尝“家乡菜”的味道?每天千篇一律的快餐令人厌倦,想不想换换口味? 网络“私房菜”为此应运而生。如今,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们只要轻点鼠标,在网络上下单,两三天后便可收到订制的成品“私房菜”,开袋即食或简单加热后即可食用。 网络“私房菜”等网络餐饮虽然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但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可别“噎”着了。 “私房菜”品质不一隐患多 福州的林***已是第三次购买网店“苏家小厨”的“秘制熏鱼”了。“菜品都是真空包装,开袋即食。熏鱼、猪脆骨等菜式既可当午餐又可当零食,价钱也不贵,比吃快餐方便多了。”她说。 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私房菜”,立即搜索出20297个结果,其中不少卖家声明是“现做现卖”、“真空包装”。记者注意到,比起实体餐馆,网络餐饮店的菜式更为新颖多样,并且还配有诱人的图片。一位网友说,“光看图片就让人胃口大开”。 快捷的物流配送,也是网络餐饮吸引年轻人的原因。在网上,不仅“小食”可以打包,就连火锅也可异地送达。广州一家“四钻”餐饮店店主表示,“店里配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将食物用锅炉高温灭菌后装入独立卫生餐盒,再进行两次真空打包,最后放入装有冰块的泡沫箱,可保证菜肴既新鲜又卫生”。 网购菜肴的品质真的有保证吗?记者浏览了一些网店的购买评价,发现不少网友抱怨菜肴量少质差,与图片宣传不符。还有网友评价:“我买了网店宣传的家养绿色无污染黄鳝,结果却吃出了机油味。”省12315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有关网购熟食质量的投诉不在少数。 还有热心网友在知名论坛“天涯社区”爆料:一些网店的食品原料仓储环境令人担忧。该网友展示了某网店的仓库照片:仓库是租用的地下室,没有任何通风设备。地上,原料、包装袋、纸箱随意乱放。仓库里没有任何除湿设备,有些原料已出现了霉点。 省消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购快餐存在多种隐患: 首先,食品质量令人担忧。消费者无法对原材料进行真实鉴别,生产日期、保质期难以保证。 其次,由于是虚拟购物,网络食品 经营 者通常利用消费者对商品信息不了解的劣势,在网上发布虚假的食品宣传广告。另外,此类食品网上的“好评记录”并不可信,存在商家雇人“刷信誉”现象。 三是产品标识不规范,无厂无牌现象突出。在网上出售“私房菜”的商家,不少并未注册相应的经营公司和品牌,因此,是否具备消毒、检疫等卫生检测条件,经营条件能否达到卫生、环保部门的标准等,都不得而知。不少商家只是简单地自制食品、自行包装,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检疫和监管。 监管亟待加强建议理性消费 “不管是实体餐馆供应的盒饭,还是网络配送的网络餐饮,无论采取何种销售形式,食品加工许可证都是必需的。电商食品只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其安全才能有保障。”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 据了解,目前,国家对于网络食品的监管还存在不少空白。 2010年,相关部门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 管理 暂行办法》规定,“已经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应在其网站主页面或从事经营活动的网页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应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但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发现,经营食品的商家在店铺主页公布经营执照的并不多。网上食品销售准入门槛低,多数网店并未取得工商、卫生、食品、税务等相关部门的许可证。记者采访了一名经营潮汕菜的店主,他说:“我们没有实体店,食品都是自家手工制作、手工包装的。如果按照规定,算是‘三无产品’,申请不到经营许可证。”在淘宝网上,他仅仅上传了个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并交纳了1000元保证金,网店就开业了。 “不管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只要经营食品,就必须按照食品生产企业的要求来监管。建议实行网络食品经营电子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 制度 ,落实交易平台和网络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傅红说。 购买电商食品,一旦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如何维权?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根据《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当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应首先向商家所在网络平台反映,然后再向商家所在地的工商所投诉。如果店主不在注册地,消费者可向本地工商部门投诉,工商部门采取跨地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工商部门提醒,涉及异地的投诉,不仅取证麻烦,而且维权成本很高,再加上如果投诉举报信息不全,无票据证明,解决投诉的困难就比较大。因此,建议消费者在网上理性消费,尽量在有正规营业执照的店铺购买食品,并注意索要发票,保留交易单据。